作品名称:楼外楼
ID:107623-002-01
[拍摄时间:2009年2月]
清远楼,有名钟楼,因里面悬挂一口八卦铜钟而得名,此钟高2.7米,开口直径1.7米,重量达一万斤,钟声能传四十余里.此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(1482年)被称为第二黄鹤楼.
钟楼墩台南北长26米,东西宽28米,高8米,地面距楼顶通高25米,券洞正中顶部呈穹窿形,并以青砖砌成八瓣莲花图案,券洞与四面的街道相通.由于年代久远,券洞内的石砌地面上留下了几道深深的车辙,印记着古城当年那铁车辘辘滚动,人马穿流不息的景况.
在楼顶檐下有四块木制匾额.南面的匾额上写着"清远楼"三字,是由清朝乾隆年间的都督李伟书写.东,北,西三面的匾额上分别写着"耸峙严疆""声通天籁""震靖边氛",均由清朝乾隆年间的朝仪大夫`北口道兵备吴炜书写.
入楼台西北角的小券门可上到楼里.主体面阔三间,进深六掾,前后包厦,平面呈十字形,首层内柱八根,包砌与墙身之中.整个建筑柱网布置灵活,不拘于常法.屋顶由于顶层斗拱出跳多,而二层屋檐坡度平缓且无飞掾,看起来整个顶屋屋顶大于二层屋檐,立面造型异常轻巧挺劲,正所谓"斗角悬顶,突然凌空".从外观看楼体是三层,进入内部却只有两层.站在楼上眺望,古城全景,尽收眼底.